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每个梦大小不一,内容不同:个人价值实现的梦,教育梦,学校发展梦……这些梦都是中国梦,中国梦也是我们每一个师院后勤人的梦。
19世纪末,美国人也有自己的“美国梦”,那个时候的美国人,他们曾经执着的相信,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个人发财致富的愿望与梦想,但最终却失望的发现,他们的“美国梦”只是一个雨后的七彩虹,刹那闪现,刹那消失,因为美国人的“美国梦”是建立在赤裸裸的压迫、剥削、野蛮残酷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基础上,梦的幻灭从一开始就已然注定。
而我们的“中国梦”与“美国梦”是完全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美国梦重视的是“个人实现”,我们的梦强调的是中国“共享”,即是全体国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与希望的梦,正如习主席在讲话中所说的那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共享的梦,是中华民族亘古以来孜孜以求的梦,远古时代,我们纯朴的祖先向往的乐土便是那全民劳动、全民共享的世界;孔子反思那个时代各国治理的经验,留下了“不患寡而患不均”治国圣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为了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在不断抗争,“均贫富”的旗号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抗争的战斗中。是劳动人民创造了财富,劳动人民就有权力享有财富;一个善治的政府和社会就应该让劳动人民共同享有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历史的车轮也正不可阻挡地朝着人民共同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道路上滚滚前行,任何阻挡这一趋势的努力都是徒劳。
我们党一直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宗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不断改善民生作为执政方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设计中国改革发展战略大计时就将共同富裕作为衡量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为了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探索,一直致力于民生的改善,在走向全民共同享有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道路上留下的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印,
我们的“中国梦”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人文关怀、人道主义、公平公正、机遇均等优质内涵质构建的美丽之梦,它不虚幻、不娇柔、不造作,淳朴而真实,伟大而充满希望。
所以,逐梦中国,它,绝不是一句空话。
然而我们在逐梦的同时,也绝不能忘记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国家的富强是共享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富强,所谓的共享便将成为缘木求鱼的空想。因此,在我们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同时仍须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
同样,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渭南师院也是师院人实现“中国梦”的一方热土,十几年里,我们一起见证和经历了学校的发展壮大。而学校,也为每一位教职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作为师院的后勤人,也不例外,理所当然的也要立足本职,逐梦校园,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做教师,应当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的表率;作为后勤管理人员,我们同样也应当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从“做人、正己”开始,以管理和服务来育人。
后勤工作要求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后勤工作要求我们转变工作观念,鼓励开拓创新,勤奋工作,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牢固树立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思想。在服务意识上,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在13年的两会上,习近平主席说:“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建和谐校园,实现幸福后勤,美好后勤,是我们后勤人的梦想,虽然在这条道路上会有坎坷、荆棘,但任何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追梦的脚步与信念。只要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其力可断金,其气能撼山,我们每个人为实现中国梦就会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