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后勤文化 > 组织文化 > 正文

后勤人的情与梦——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

日期:2014-12-04来源: 作者:侯青山关注:

实现中国梦,依靠你我他。中国梦离不开师院梦,师院梦同样离不开后勤人的梦。作为渭南师院后勤服务集团的后勤人,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情感与梦想呢?

我作为一名教师,现在是一年“后龄”的新兵,我觉得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我的同伴介绍给大家。对熟悉又陌生的他们,我特意于6月17日——6月20采访了他们其中几位,现在我把我看到、我听到及我的感受与各位分享。

一、他们是谁?

这是师院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充满知识的校园里,知识分子的称号却不属于他们,在学生们眼里它们最恰当的称谓是师傅而不是老师。他们不是校园的主角,是永远的配角,他们是那么熟悉的身影,在锅楼房、在开水房、在马路旁、在餐厅、在走廊里……在穿梭交织的人群里,他们以影子的方式存在,我们熟悉,甚至熟悉到容易忘记。经常想,这位,我曾在哪见过你?在老师们眼中他们是张师、李师、王师等一个个只知姓不知名甚至连姓也叫不出的师傅,在学生们眼里他们是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大叔和阿姨。

“将心比心,用心对心,当你深入去了解一件事,当你用心去了解一个人时,你会改变许多看法” ——摘自渭南师院学嗨网评选最美宿管活动评论。

他们普通,却并不平凡。在普通的岗位上铸造出一个个神奇。

陈春林,学校有名的电路“活地图”。2008年师院退休,水电中心返聘电工。见他不容易,跟着他一会转了三个地点,马不停蹄。最后在厚德楼地下室一间操作室聊了一会。这是我一辈子也没来过的地方,幽暗甚至有点潮湿。但他很自在。说这清净,他一辈子喜欢跟铁疙瘩打交道。“铁疙瘩”就是全校的电力控制设备。这位中学时就弹一手好风琴和靠自学会修电机的高材生阴差阳错就到了师院。但他乐命,通过自学刻苦钻研,成为一名高级电工,我校电力班班长。他很自豪,他参与了老校区新校区电力设施的建设,他是全校三个校区电路的“活地图”。

东转果,学校有名的水暖“活地图”。2009年师院退休,水电中心返聘水暖工。每当学校哪个地方出现大的水暖故障,你不用说,抢修的第一时间电话肯定打给东师。17日上午10点我终于在商苑后面锅炉房逮住了他。见到他时,发现他目不转睛地看着仪表。他说从这就能看出学校哪里出了问题。他像高明的医生,时时关注着人的身体健康。他给我叮咛要注意一号楼教学东环、5、6号公寓楼西环和一餐冬季取暖容易出事,他81年就到了学校,学校综合管网烂熟于胸。我信他说的,并答应转达集团领导。

蔺平,学校车队有名的车把式。壮实的西北大汉,工作时状态就象发条,机械运转,不知苦不知累,准确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就像他说,需要就是命令。2013年随集团出去考察锅炉,出行连续12天,几乎马不停蹄,行程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省、天津、河南10省,真是长征万里!创下车队的新纪录。途中吃的住的他从无怨言,只想大家不误事,平安到达。

她叫王小娟,一位普通的公寓楼管阿姨。2004年到师院担任楼管,一干就是10年。工作一复一日,但她每天就像新的开始,从不厌烦,奔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好各项工作,服务学生,勤勤恳恳,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她最自豪的是2009年藏族学生罗布扎堆在学校组织的晚会上为大家唱歌,特意邀请她为学生献哈达。真是莫大的荣誉!2014年在全校组织的最美宿管评选中,她被学生评为最美阿姨。

可以看到,他们实际都很普通。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亮丽的头衔和学历履历,也没有广为人知的英雄事迹,但他们就凭着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默默无闻的奉献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尊重。

二、人们没有忘记!

这种尊重是一种情感的认同,它是一种情感与情感的交融。这是一种老百姓对工作的投票,是金钱所买不来的回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的是善良,得到的就是善良,种下的是真诚,收获的就必然是是真诚!

一号楼楼管范胜利,被学生亲切地成为范大爷。他坚守工作岗亭,对学生总是和颜悦色,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对学生的爱胜过自己的孩子。学生们也总是愿意到大爷那房间坐一坐,谈谈心,诉诉苦,也志愿的帮大爷干活帮忙。

屈九胜,现物业管理中心员工,原餐饮中心干了近三十年的管理员。离开餐饮两年了,人们无法理解一个心结,他为什么不去学校餐厅吃饭?难道食堂饭菜不卫生,老屈真的知道内情!老屈听到此类话题,只一句,“拌你的屁”!直到某一天他喝醉了才透露了内情,因为工作时间长了,和工友们感情太好了,一进去看到这熟悉的场景,心情就难掩激动。再一个面对着无数的窗口,他不知该到哪家吃饭,又不会得罪大家?这种感情就是大家对他工作的认可,他认真严格又不失公道!

韩海,现物业管理中心主任。一个看上去不怒自威的东北汉子。他有恨,他恨那些看不起下苦人的人,摆架子耍嘴皮子欺负弱势群体。他唱自嘲,这不好都是小时候看水浒闹得。同时他有爱,在中心他有一个理念,就是建立一个公平公开公正和谐的团队,他常说要尊重每一个员工,让每个员工都能体会到物业中心大集体的温暖。他的办公室经常门庭若市,被员工们亲切地称为工人之家。

王晓龙,原后勤集团老总。虽离开后勤集团几年了,只要有后勤集团的员工办喜事,他总要抽空出席。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这是他做人的准则。在后勤集团工作的几年中,他始终强调抓团队建设,强调大局、责任、奉献、廉洁、团队五个意识教育,大刀阔斧改革抓效率抓落实,使后勤集团先后获得省后勤保障先进院校、创佳评差先进单位、公寓管理全省先进单位的一系列荣誉。王总虽离开后勤集团几年了,大伙对他的称呼一直没有变,一直把他看成娘家人。

后勤人,是有情的!后勤人也是懂情的,在他们的内心里永远充满着为师生服务之情,永远充满着对帮助后勤发展的恩人的感激之情。

三、后勤人的梦想

后勤人有过自己的光荣,也必然有着自己的梦想。虽然不善言辞,他们述说梦想的口吻朴实无华,道出的却是对“中国梦•师院梦•后勤梦”最真挚感人的诠释。

在采访中,他们这样说:

陈春林:“希望学校有更好的电力设施,充分保障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需要,希望学校电力运行安全无事故!”。我说现在够用吗?他说不行啊?现在公寓就不敢安空调啊!

东转果:“供暖主管道现在没问题,支管出问题可能性大,尤其是各暖气支立管的地沟管道,由于地下潮湿,内外腐蚀,出问题可能性大。希望学校尽快完成地下管网的整体改造”。

李维昌:“我在师院物业当楼管已经快10年了,对这份工作比较热爱,很高兴为师生服务,为他们提供方便!我们的梦想就是能够继续为师生服好务,干一份工作,尽一份良心。大家共同努力建设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希望我们的后勤集团越做越好,越来越强大”。

王晓龙:“希望后勤以人为本,务实创新,走出一条高校后勤保障的新路子”。

最后我有幸采访了新任后勤老总蹇旭华,他深情地说:“要将后勤集团做大做强,建设成后勤保障现代化、服务方式人文化、办公手段智慧化,后勤职工能够同时分享学校发展改革的成果的西北一流的后勤保障体系。”。

在访谈中我通过他们坚定的目光,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学校的一份挚爱,体会到肩上的一份责任,我更相信拥有信心勇气和智慧的后勤人,一定能实现他们的后勤梦、校园梦,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

谢谢你,后勤人!

上一条:师 院 赞 下一条:后勤分会2014年冬季职工文体活动拉开序幕

关闭